Cover 【今日我最ㄅ一ㄤˋ】
老師你的衣服要爆開了
好吃的原味提拉米蘇
起司味道
猜一句成語"XXXX" ~~~~~呵呵!!
97年職訓巨匠網路工程師班中的幾個同學們,所組成的讀書會,第一目標是考取認證,未來在產業間繼續充實自己,交換意見。
CMD:指令語法
ldifde [-i] [-f & filename]
-i = 匯入 「若沒有-i則為匯出」
(舉例語法)
ldifde -i -f addou.lidf
LIDF檔案中包含欄位、內容:如下
dn: OU=Sales,DC=Nwtraders,DC=msftchange
type: addobject
Class: organizationalUnit
dn: OU=Training,DC=Nwtraders,DC=msftchange
type: addobject
Class: organizationalUnit
dn: OU=Marketing,DC=Nwtraders,DC=msftchange
type: addobject
Class: organizationalUnit
csvde [-i] [-f & filename]
-i = 匯入 「若沒有-i則為匯出」
(舉例語法)
csvde -i -f addou.lidf
csv檔案中包含欄位、內容:如下
dn:
samAccountName : 前版登入名稱
userPrincipalName : win2003 AD 登入名稱
Objectclass : 物件類別
userAccountControl : 登入控制(514為停用512為啟用)
DisplayName : 顯示名稱
GPO軟體安裝
封裝的格式:ZAP、MSI
本文:
開啟DOS,方法是:
Windows XP 開始→程式集→附屬應用程式→命令提示字元
本文中所提及的命令提示字元模式下的指令,均可以使用 /?的方式來列表出該指令的參數及說明。
通常我們在市場買回的儲存裝置譬如硬碟,除非已經『已格式化』,否則是不能直接存放資料,『格式化』的意思就好比我們買了一本空白的筆記簿,上面沒有劃任何格線以方便我們記事,所以『格式化』的作用就是在上面劃線以方便我們記事。
FORMAT volume [/FS:file-system] [/V:label] [/Q] [/A:size] [/C] [/X]
FORMAT volume [/V:label] [/Q] [/F:size]
FORMAT volume [/V:label] [/Q] [/T:tracks /N:sectors]
FORMAT volume [/V:label] [/Q]
FORMAT volume [/Q]
[]中的參數表示可有可無
volume 指定磁碟機代號 (後接冒號), 掛接點或磁碟機的名稱。
/FS:filesystem 指定檔案系統的類型 (FAT、FAT32、或 NTFS)。
/V:label 指定磁碟區標籤。
/Q 執行快速格式化。
/C 只限 NTFS: 根據預設值,建立在新磁碟區上的檔案會被壓縮。
/X 視需要先將磁碟區解下。所有在磁碟區上開啟的控制碼都不再是正確的。
/A:size 覆寫預設的配置單位大小。建議在一般使用時,最好使用預設值(意即最好不使用此參數來更改預設值)。
/F:size 指定要格式化的軟碟大小 。
/T:tracks 為磁片各面指定磁軌數量。
/N:sectors 指定各條磁軌的磁碟區數量。
範例:
如果我們要格式化 A:槽, 只要打 FORMAT A: 就可以了, 格式化 C :槽就打入 FORMAT C: 就可以了。
格式化除了FORMAT這個程式可以做以外,還有很多廠商所提供的工具程式也可以做,但這些工具程式作出來的格式化,可能會與Windows XP的格式化並不相容,所以應僅量避免其它廠商所提供的工具來作,如果你要重新格式化過去做過的格式化儲存裝置,你可能或碰上FORMAT指令告訴你這個裝置壞掉了,這是因為FORMAT程式會檢查儲存裝置是否有格式化過,較早期DOS版本所做出來的磁片及具有病毒的磁片或儲存裝置(如USB硬碟)也會告訴你儲存裝置壞掉了。
早期MS Dos的Format指令有提供 『/U』參數這個參數,這是一個強制破壞性的寫入參數,可用來解決乙格式化過磁片上的問題,然而在Windows XP卻不見了,您可以試著使用/X參數來代替。
創建和刪除硬碟上的磁碟分割。
語法:diskpart [ /add |/delete] [device_name |drive_name |partition_name] [size]
如果不帶任何參數,diskpart 命令將啟動 diskpart 的 命令提示模式版本,使用的方式可參考微軟的Diskpart 指令行公用程式的說明。
有 關Windows 2000/XP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的硬碟功能,並不一定要在命令提示字元模式下使用,其實Windows 2000/XP早已內建了視窗介面的工具,它就是系統管理工具中的電腦管理員,它提供了一項特殊功能,在作業系統安裝完畢後,我們仍然可以在 Windows 2000/XP中對硬碟分區進行調整,包括刪除分區,重新調整分區的大小,甚至重新劃分分區、更改磁碟驅動器代號等等。 電腦管理員開啟的方式是,以Windows XP 為例: 開始功能表->控制台->效能及維護->系統管理工具->電腦管理 |
描述:
這個指令可以用來設定、查詢、變更或刪除在 Boot.ini 檔案中的開機項目設定。
BOOTCFG /Parameter [arguments]
這個指令的參數(Parameter)其引數(arguments)部份可以使用/?的方式來查閱。
參數(Parameter): /Query 顯示目前的開機項目及其設定,或不帶任何引數(arguments),bootcfg將顯示一報表,如左圖。 有關開機載入器設定的解讀 這一行是預設的系統開機項目。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2)\WINDOWS
|
/Delete 刪除現存的開機項目,在 boot.ini 檔案的中刪除現存的 OS 項目,您必須指定要刪除的項目編號。
範例:
您可以使用Bootcfg /delete /? 來列式出有關/delete參數更詳細的引數(arguments)說明。
BOOTCFG指令方法較為複雜,在Windows XP中提供另一種方式 控制台->系統->進階頁面->第三個設定(啟動及修復)->按下編輯,會以記事本開啟一個文檔 讀者文檔的內容可能與這裏演示的內容會有差異, 假設文檔的內容為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不要的那一行刪除,就可以! |
掃描並顯示磁碟的狀態報告。Chkdsk 命令還可列出並糾正磁碟上的錯誤,可在命令提示符下使用帶有不同參數的 chkdsk 命令, 如果不帶任何參數,chkdsk 將顯示當前驅動器中的磁碟狀態。
範例:
D:\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chkdsk
檔案系統的類型是 NTFS。
警告! 未指定 F 參數。
會以唯讀模式執行 CHKDSK。
CHKDSK 正在檢查檔案(3 的階段 1 )...
檔案檢查完成。
CHKDSK 正在檢查索引(3 的階段 2 )...
索引檢查完成。
CHKDSK 正在復原遺失的檔案。
CHKDSK 正在檢查安全性敘述元(3 的階段 3)...
安全性敘述元檢查完成。
CHKDSK 發現主檔案表 (MFT) 點陣圖中有標記為
已配置的可用空間。
CHKDSK 發現磁碟區點陣圖中有標記為已配置的可用空間。
Windows 發現檔案系統有問題。
請以 /F (fix) 選項執行 CHKDSK 修正問題。
總共有 54524578 個 KB 的磁碟空間。
41685 個檔案共 5130420 KB。
2437 個索引共 13380 KB。
錯誤的磁區共 0 KB。
系統使用 112774 KB。
記錄檔共佔用 65536 KB。
磁碟可用空間有 49268004 KB。
每個配置單元擁有 4096 個位元組。
磁碟上共有 13631144 個配置單元。
磁碟上有 12317001 可用的配置單元。
D:\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
語法:CHKDSK [volume[[path]filename]]] [/F] [/V] [/R] [/X] [/I] [/C] [/L[:size]]
參數
volume 指定磁碟機代號 (後接冒號),
掛接點或磁碟區名稱。
filename 只能用在 FAT/FAT32: 指定要進行分散程度檢查的檔案。
/F 修復磁片上的錯誤。
/V FAT/FAT32 模式: 顯示磁碟上每個檔案的完整路徑
及名稱。
NTFS 模式: 如果有清除的訊息,也一併顯示。
/R 找出損壞的磁區並復原可讀取的資訊。
(包含 /F)。
/L:size 只適用於 NTFS 模式: 將記錄檔大小變更為指定的 KB
數值。如果沒有指定記錄檔大小,就顯示目前的大小。
/X 如果必須的話,強制先解下磁碟區。所有在
磁碟區上開啟的控制代碼都會失效 (包含 /F)。
/I 只適用於 NTFS 模式: 不檢查索引項目。
/C 只適用於 NTFS 模式: 跳過資料夾結構的循環檢查。
使用 /I 或 /C 參數跳過某些磁碟區檢查,可以在執行Chkdsk 時減少檢查時間。
開機時顯示或修正磁碟檢查。
在使用Windows XP的時候,很多人會問到:“為什麼那個磁片掃描程式不見了?”這是因為微軟將Windows XP的掃描磁片操作放在了作業系統啟動的時候,當Windows日誌中記錄有非正常關機、死機引起的重新啟動,它就會自動在啟動的時候運行磁片掃描程式。 在預設情況下,掃描每個分區前會等待10秒鐘,用戶此時可以按任意鍵跳過掃描繼續啟動。但如果每個分區都要等上10秒才能開始進行掃描,再加上掃描本身也 需要時間,也挺煩人的。實際上,如果我們想要設定某個分區在啟動的時候立即自動進行磁片掃描,可以用chkntfs命令來實現,
參數
CHKNTFS volume [...]
CHKNTFS /D
CHKNTFS /T[:time]
CHKNTFS /X volume [...]
CHKNTFS /C volume [...]
volume 指定磁碟機代號 (後接冒號),掛接點或磁碟區名稱。
/D 將電腦還原成預設行為。會在啟動時對全部的磁碟機進行檢查,有問題的磁碟機會執行 chkdsk。
/T:time 變更 AUTOCHK 倒數計時的時間成指定的總計秒。如果時間沒有設定, 請顯示目前的設定。
/X 在預設開機檢查中排除磁碟檢查。被排除的磁碟機不會保留在命令呼叫之間。
/C 進行開機時的磁碟檢查排程。如果磁碟有問題,會執行 chkdsk。
/E 啟用 NTFS 磁碟區自動升級。升級後必需重新開機。(這會啟用所有的 NTFS 進階支援功能。)
如果沒有指定參數 , CHKNTFS 將顯示每台磁碟有問題的位元狀態或是在下次重新開機時排程檢查。
範例:
chkntfs /d c:
說明:
其中,/d為參數,表示還原所有chkntfs 預設設置,除了自動檔檢查的倒計時之外。
/t [[:]timefield] 參數可以將掃描開始的倒計時時間更改為通過輸入指定的時間值(單位為秒)。如果未指定時間,/t參數將顯示當前的倒計時時間。比如你可以用chkntfs/t:0命令將間隔設定為0秒,也就是啟動時立即進行磁片掃描。
/x volume參數可以讓電腦在啟動時不檢查指定卷,即使該標籤記為需要檢測。比如你想在電腦啟動時忽略掃描C分區,那麼可以輸入:chkntfs /xc:
★提示
在使用chkntfs還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如果用戶要在Windows 2000/XP下運行chkntfs,必須以管理員身份登錄;二是/x參數不能累積使用。如果多次鍵入該選項,則以最近鍵入的項替代此前鍵入的項。因此如 果我們想忽略多個分區,可以採用“chkntfs /xe f g h”;三是用戶不要被命令中的ntfs字樣嚇住了,它其實對FAT格式也是通用的。
系統文件檢查器
掃描所有保護的系統檔案以及以正確的 Microsoft 版本替換不正確的版本。
使用Windows難免不會出現病毒感染或系統文件損壞或丟失的毛病,而如果為了幾個小小的文件就去重裝系統,又顯得稍微麻煩了一些。通過系統文件檢查器Sfc.exe,一切都會變得非常簡單。
SFC [/SCANNOW] [/SCANONCE] [/SCANBOOT] [/REVERT] [/PURGECACHE] [/CACHESIZE=x]
/SCANNOW 立即掃描所有保護的系統檔案。
/SCANONCE 在下次開機時掃描所有保護的系統檔案一次。
/SCANBOOT 每次開機時掃描所有保護的系統檔案
/REVERT 將掃描回到預設設定。
/PURGECACHE 清除檔案快取。
/CACHESIZE=x 設定檔案快取大小。
SFC /SCANNOW 所彈出的訊息畫面 |
摘至微軟知識庫(文章編號 : 917964)
在執行 Microsoft Windows XP 的修復安裝之前,必須先解除安裝 Windows XP 電腦中的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7。如果您在仍然安裝 Internet Explorer 7 的情況下執行 Windows XP 的修復安裝,Internet Explorer 在修復完成之後將無法運作。
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請解除安裝電腦中的 Internet Explorer 7,然後安裝 Internet Explorer 6。在修復 Windows XP 之後,您可以重新安裝 Internet Explorer 7。
這個工具可對系統的啟動項目進行修改,用它來去除系統自動啟動程序特別有效, 請在開始功能表"執行"項目打入Msconfig即可執行它,注意不需要進入命令提示字元模式執行。 有關BOOT.INI請參考微軟的說明:Windows XP 中 Boot.ini 檔的用途 |
對於備份軟體而言,你要它備份哪些資料,它就備份哪些資料,然而 Windows 的「系統還原」功能並不是每到一個時間,把所有檔案全部作成一個映像(image),或是每到一定的時間點,就備份所有的檔案。 系統還原會記載異動過的檔案、目錄以及登錄(registry),當這些資料有變動的時候,就會作記錄。 尤其是安裝某個應用軟體,發生問題後,系統還原可還原至先前未安裝的狀態,這點特別有用! 你自己的文書檔案(如記事本檔案)經過更新是不會還原,但刪除或更新過的應用程式檔案有可能還原,另外刪除或更新過的目錄也有可能還原,所以使用上要特別小心。 建議您使用系統還原前先將應用軟體及資料備份在光碟上,不要因此而不見了! 由以上可以知道,系統還原,只是選擇性備份,功能上不全然等於備份軟體,主要是讓你的系統可以回復到以前的某一個時間點。而一般的備份軟體,是完整的備份,你要他複製什麼,就複製什麼,甚至可對整個硬碟作複製,希望這樣的解釋讓你了解「系統還原」跟一般備份軟體的差別。 |
如何在 Windows XP 的命令提示字元中啟動系統還原工具
Windows XP 系統還原的疑難排解
如何在 Windows XP 電腦上使用備份還原檔案與資料夾
Windows Media Services 9 (Windows 2003 Server)跟之前的 Windows Media Services 4.6 (Windows 2000 Server),最大的不同在於 Windows Media Services 9 能為使用者提供"快速串流"的功能,所謂的快速串流能達成有四大要素快速啟動(Fast Start)、快速快取(Fast Cache)、快速恢復(Fast Recovery)、快速重新連線(Fast Reconnect)。
玩 Media Service 前要了解的名詞
單 點 | 單點傳播串流是伺服器與用戶端之間的一對一連線,這表示每個要求串流的用戶端都會收到一個獨立的串流。您可以從點播或廣播發行端點,使用單點傳播串流傳遞內容。 |
多 點 | 多點傳播串流是 Windows Media 伺服器與接收串流用戶端之間的一對多連線。使用多點傳播串流,伺服器會串流處理到網路上的某個多點傳播 IP 位址,用戶端則利用訂閱該 IP 位址的方式接收串流。所有用戶端都收到相同的串流。由於無論接收串流的用戶端數目多寡,都只有一個來自伺服器的連線,因此多點傳播串流所需的頻寬與含有相同內容的單一個單點傳播串流相同。使用多點傳播串流可以節省網路頻寬,對於低頻寬的區域網路相當有用。 |
發行端點:用戶端藉由連線到發行端點,從您的伺服器存取內容串流。Windows Media Services 包含的發行端點有下列兩種類型:點播及廣播。這兩種類型都能夠設定為,從數種來源類型之一 (例如來自編碼器、檔案或播放清單的實況串流) 傳送串流。可設定一台 Windows Media 伺服器來執行多個發行端點,並主控廣播及點播內容的組合。
點 播 | 如果想要讓使用者能夠控制已串流處理之內容的播放,從點播發行端點串流處理內容的方式最為適合。這種類型的發行端點最常使用於主控來源是檔案、播放清單或目錄的內容。當用戶端連線到發行端點時,內容便從頭開始,使用者可使用播放程式中的播放控制項,來暫停、向前快轉、倒帶、略過播放清單中的項目,或者停止。 |
廣 播 | 如果您想要營造類似觀賞電視節目的感覺,也就是內容由起源點或伺服器來控制及串流處理,那麼,從廣播發行端點串流處理內容的方式最為適合。這種類型的發行端點最常使用於傳送來自編碼器、遠端伺服器或其他廣播發行端點的實況串流。當用戶端連線到廣播發行端點時,該用戶端是在加入進行之中的廣播。例如,如果在 10:00 A.M. 的時候廣播全公司的會議,於 10:18 A.M. 連線的用戶端就會錯過會議的前 18 分鐘。用戶端可啟動及停止串流,但無法暫停、向前快轉、倒帶或略過。 |
通訊協定:若要讓 Windows Media Player 以及其他用戶端使用 HTTP、RTSP 或 MMS 通訊協定,來連接至防火牆後的 Windows Media 伺服器,請開啟下列連接埠。
協定 | 連接埠 | 描述 |
TCP | 80 | Windows Media 伺服器使用 TCP 輸入埠來接受來自 Windows Media Player及其他用戶端傳入的 HTTP連線 |
TCP | 554 | Windows Media 伺服器使用 TCP 輸入埠來接受來自 Windows Media Player及其他用戶端傳入的 RTSP連線 |
TCP | 1755 | Windows Media 伺服器使用 TCP 輸入埠來接受來自 Windows Media Player及其他用戶端傳入的 MMS連線 |
UDP | 1755 | Windows Media 伺服器使用 UDP 輸入埠 1755 以接收使用 MMSU 來串流處理之用戶端的重送要求 |
UDP | 5005 | Windows Media 伺服器使用 UDP 輸入埠 5005 以接收使用 RTSPU 串流處理之用戶端的重送要求 |
UDP | 1024~5000 | Windows Media 伺服器使用 UDP 輸出埠 1024-5000 來將資料傳送至 Windows Media Player 及其他用戶端 |
通知檔案:通知檔案是帶有 .asx 副檔名的 Windows Media 中繼檔,用來將用戶端重新導向至 Windows Media 伺服器上的內容。通知檔案可以從網站,經由電子郵件附加檔傳送,或在網路磁碟機上分享的方式,分佈給用戶端。通知檔案預設會與 Windows Media Player 連結。
此次實作二項:
實作一、點(廣)播單點傳播 (廣播跟點播做法差不多自行測試即可)
實作二、需輸入帳號、密碼才可存取發行端點、批次檔建立使用者並設定試聽期限
[作業環境]
Windows 2003 Server-Media Service 9
Windows XP Pro SP2
Windows Media Player 10
[安裝及設定]
如圖中所示,在名為 Server1 的 Windows Media 伺服器上有一個名為 TV1 的點播發行端點。此發行端點標示了欲進行串流處理的內容所在。內容可被主控於本機伺服器或網路檔案系統上。其來源可為特定檔案、播放清單檔案或目錄。此例中的發行端點來源為儲存在 Server1 本機上的影音檔案。準備好讓使用者開始進行串流處理之後,即可建立一個通知,提供使用者連接此內容的 URL。由於內容作為單點傳播串流傳遞,因此每個播放程式都分別與 Server1 有一個連線。
Step By Step1.內容類型為檔案(.mp3、.asf、.wma、wmv)
-->點選發行端點
-->右鍵
-->新增發行端點(進階)
-->發行端點類型:點播 //點選
-->發行端點名稱:TV1 //自行keyin
-->內容類型範例 //點選檔案類型,串流只處理單一檔案
-->瀏覽 //去找你要載入的檔案吧!此例為TVArchive.wmv
-->確定
連結此點播單點傳播串流的URL
mms://Server1/TV1 //Server1為此台Media Server的Hostname
建立用戶端通知檔案(.asx),用戶端收到此檔只要點二下執行便會自動開啟Media Player並連線到指定的發行端點
-->點選發行端點TV1
-->通知
-->執行單點傳播通知精靈 //跟著指示建立吧,建立好(.asx)內容如下
<asx version = "3.0">
<entry>
<ref href = "mms://Server1/TV1"/>
</entry>
</asx>
Step By Step2.內容類型為目錄(選取目錄)
-->點選發行端點
-->右鍵
-->新增發行端點(進階)
-->發行端點類型:點播 //點選
-->發行端點名稱:TV1 //自行keyin
-->內容類型範例 //點選目錄類型,串流處理資料夾內所有檔案
-->瀏覽 //去找你要載入的目錄吧!此例為Test資料夾
-->確定
連結此點播單點傳播串流的URL(此例Test資料夾內有三個檔案)
mms://Server1/TV1/TVArchive1.wmv //Server1為此台Media Server的Hostname
mms://Server1/TV1/TVArchive2.wmv
mms://Server1/TV1/TVArchive3.wmv
Step By Step3.內容類型為播放清單(.wsx)
Client端存取流程,當Client連結到Web網頁時點選超連結至x.wsx播放清單檔,藉由wsx播放清單取得Media Server的位址與影音檔案名稱,在指向Media Server要求影音串流資訊,並把接受到的資訊利用本機的影音播放程式開啟。
-->點選發行端點
-->右鍵
-->新增發行端點(進階)
-->發行端點類型:點播 //點選
-->發行端點名稱:TV1 //自行keyin
-->內容類型範例 //點選播放清單類型,串流處理播放清單內容
-->瀏覽 //去找你要載入的播放清單吧!此例為TV1.wsx
-->確定
連結此點播單點傳播串流的URL(此例TV1.wsx內有三個檔案)
mms://Server1/TV1 //Server1為此台Media Server的Hostname
當用戶端連結此URL路徑Server會自已去找TV1.wsx(因為指定此URL來源是播放清單),其內容如下
<?wsx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mil>
<media src="D:\Test\TVArchive1.wmv"/>
<media src="D:\Test\TVArchive2.wmv"/>
<media src="D:\Test\TVArchive3.wmv"/>
</smil>
在開始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二個名詞驗證及授權,這樣當您測試時才了解為何連線嘗試會被接受或拒絕,您可在伺服器上或發行端點上啟動但優先權為伺服器上的優先權較高,但若您採用多重驗證外掛程式時只要有一個驗證不過,那使用者便會在授權過程中被終止。
驗證 | 授權 | ||
說明 | 用戶端嘗試連線至伺服器的過程(識別使用者) | 說明 | 允許用戶端連線至伺服器的過程(授與存取權限) |
匿名使用者驗證 | 預設驗證使用者的方式,簡單說使用者不需輸入帳號、密碼便可存取發行端點 | NTFS ACL 驗證外掛程式 | 使用 NTFS 檔案系統來設定檔案及目錄的存取權限設定,達到 ACL 控制,但僅適用於點播發行端點 |
協議驗證 | 使用加密的質詢或回應配置來驗證使用者,依賴已建立的使用者登入憑證,此憑證使用 NTLM 或 Kerberos 驗證來進行驗證 | IP 位址驗證外掛程式 | 可依您指定的 IP 位址或 IP 網段來允許或拒絕使用者存取內容 |
摘要式驗證 | 使用密碼的雜湊版本來驗證使用者帳號、密碼 | 發行端點 ACL 驗證外掛程式 | 可針對使用者或郡組來允許或拒絕存取發行端點 |
本次的實作為設定伺服器使用【WMS 發行端點 ACL 驗證外掛程式】加【WMS 協議驗證】來達成使用者使用 Media Player 欲連結廣播發行端點時會跳出輸入帳號、密碼的驗證視窗。
Step By Step 需輸入帳號、密碼才可存取發行端點
-->點選【Media 伺服器】
-->點選【屬性】
-->點選【驗證】外掛程式僅【WMS 協議驗證】啟用其餘皆停用
-->點選【授權】外掛程式僅【WMS 發行端點 ACL 驗證外掛程式】啟用其餘皆停用
-->預設 Eneryone 群組有讀取權限,而 Administrator 則有所有權限,當然您也可自行新增群組並給予權限
-->使用 Media Player 連結測試看是否會跳出驗證視窗
如此當使用 Media Player 連接發行端點時會跳出需要輸入帳號、密碼的驗證視窗,但我有另外的需求就是希望有試聽的功能,但用手動建立的帳號無法設定帳戶到期時間(例如我想建立的帳號只能試聽二週)。此時可自已寫個簡單的批次檔來達成這個需求。
批次檔達成的需求如下
NET USER testuser2 1234 /ADD /comment:"試聽戶 User2" /expires:2006/12/29
NET LOCALGROUP audition testuser2 /ADD
批次檔說明
若是使用者帳戶到期無法聽了想在延期該如何操作呢?另外日期表示可寫成 2007/01/04 也可寫成 Jan,04,2007
NET USER testuser2 /expires:2007/01/04 //延長聽到2007年1月4日上午 12:00
都建立完成可以打 net user 來查看使用者相關資訊
C:\>net user testuser2
使用者名稱 testuser2
全名
註解 試聽戶 User2
使用者的註解
國碼 (地區碼) 000 (系統預設值)
帳戶使用中 Yes
帳戶到期 2006/12/29 上午 12:00 //也就是12月28日晚上12:00到期
上次設定密碼 2006/12/26 下午 05:15
密碼到期 2007/2/7 下午 04:02
可變更密碼 2006/12/26 下午 05:15
請輸入密碼 Yes
使用者可以變更密碼 Yes
容許的工作站 All
登入指令檔
使用者設定檔
主目錄
上次登入時間 2006/12/28 上午 08:12 //上次聆聽時間
可容許的登入時數 All
本機群組會員 *Audition *Users
通用群組會員 *None
命令執行成功。
[Me FAQ]
Q1.無法即時修改播放清單檔案?
Error Meaage:
當我即時修改播放清單內容後按下儲存卻出現如下圖錯誤?試過使用權限DomainAdmin及本機的Administator都仍出現下圖錯誤訊息。
Ans:
主要原因為沒有增加 Network Service 的寫入權限,因為Windows Media Services 是 Web Application所以需要在檔案的安全性加入。
1.【檔案或目錄】\【右鍵】
2.【內容】\【安全性】\【進階】\【新增】
3. Network Service郡組
Q2.跨機器該如何轉移發行端點?
Error Meaage:
當我有 50 個發行端點時若新加入一台機器想做負載分擔時難道要重建 50 個發行端點?
Ans:
發行端點的內容其實在如下所示檔案內
C:\WINDOWS\system32\Windows Media\Server\NamespaceDelta.xml //隨著 Media Service 而產生(記錄機器等資訊)
C:\WINDOWS\system32\Windows Media\Server\ServerNamespace.xml //記錄發行端點資訊
發行端點跨機器轉換步驟如下:
1.複製上述二個 XML 檔案到欲轉移的機器並切換到該機器上
2.停止 Windows Media Services(否則 NamespaceDelta.xml 將無法貼上)
3.貼上複製的二個 XML 檔案
4.啟動 Windows Media Services
5.設定 WMUS_ComputerName 密碼
6.設定 WMS 匿名使用者密碼
停止 Windows Media Services
啟動 Windows Media Services
設定 WMUS_ComputerName 密碼
設定 Media Service WMS 匿名使用者密碼
因為機器不同因此複製 XML 檔案後會發生 WMS 匿名使用者驗證錯誤
切換到 WMS 匿名使用者驗證項目設定 WMS 匿名使用者密碼,輸入我們剛才設定的 WMUS_ComputerName 密碼,輸入完成後再度啟用 WMS 匿名使用者驗證
可看到 WMS 匿名使用者驗證啟動成功
此時可能仍看不到發行端點,你可把 Media Service 關閉在開啟應該可發現發行端點順利轉移了~~:)
[參考]
[Windows Media Services 9 說明檔]
[Windows Media Player 10 SDK 說明檔]
[How To Enable Type of Service (TOS) for Windows Media Services 9 Series]
[Release Notes for Windows Media Services 9 Series]
[How to backup a Media Services configuration?]
[Windows Media Services 9 系列常見問題集]
[Microsoft TechNet Net Accounts]
[Microsoft TechNet Net LocalGroup]
[Log]
初稿-2005/06/15
Q1-2005/08/26
Q2-2006/09/20
實作二-2006/11/27
批次檔建立使用者-2006/12/28
------------------------------------------
轉載自
http://www.weithenn.idv.tw/cgi-bin/wiki.pl/Windows2003Server%EF%BC%9AMedia_Server%E6%9E%B6%E8%A8%AD
詳細的照片位址![]() |
97網工班讀書會 |
LAB 實做環境
開啟兩台 VPC 並將網卡設定為同一網段,DNS指向自己
Part I:虛擬站台
web1 --> http://www.abc.com
web2 --> http://www.123.com
6/6
●使用者權限指派
1.開始>程式集>系統管理工具>本機安全性原則>使用者權利指派
選擇"拒絕本機登入"
2.在絕本機登入內容、增加使用者kevin
3.登出administrator,以kevin登入,則會出現對話框
「這個系統的本機原則不允許您使用互動式登入」
★ 互動式登入意指,按ctrl+alt+del的方式登入。
●安全性選項
1.開始>程式集>系統管理工具>本機安全性原則>安全性選項>互動式登入,給登入使用者的訊息本文
2.輸入想出現的訊息內容
3.開機後則會先看到您所設定的對話框,再出現登入畫面。
● 安全性範本
1. 開始>執行>mmc(主控台)
2. 檔案>新增移除嵌入式管理單元
>新增"安全性範本"及"安全性設定及分析"
3. 選擇好後確定即會出現畫面
安全性設定及分析>開啟資料庫>選擇範本>
選擇立即分析(可作比對)
選擇立即設定(即可設定)
安全性設定及分析>右鍵>檢視記錄檔,可看系統套用了哪些東西。
● 遠端桌面連線"多工連線"(表示不會強制把使用者鎖定)
在vpc1的設定
我的電腦>右鍵>內容>選遠端標籤
將 允許從這部電腦發出啟動遠端協助的要求 打v
啟用這個電腦上的遠端桌面 打v
開始>程式集>附屬應用程式>通訊>遠端桌面連線
輸入要連線的電腦ip
輸入完後按連線即可連線成功。
● 遠端桌面"獨佔連線"(會把使用者鎖定)
在vpc1的設定
我的電腦>右鍵>內容>選遠端標籤
將 允許從這部電腦發出啟動遠端協助的要求 打v
啟用這個電腦上的遠端桌面 打v
在vpc2
開始>執行>mmc>
檔案>新增移除嵌入式管理單元>新增>遠端桌面
遠端桌面>右鍵>增加新的連線
在新的連線上>右鍵>連線>右邊畫面就會出現被連線的桌面了!
*被遠端連線的電腦,會出現對話方框
[% DPC Time] 是在取樣區間中,處理器花在接收集服務 DPC 的時間百分比。DPC 是一種插斷,它比一般插斷的優先權要低。[% DPC Time] 是 [% Privileged Time] 的組成元件,因為 DPC 在特殊權限模式中執行。它們被分開計算,而且不包含在插斷計數器中。這個計數器顯示取樣區間中的平均忙碌時間百分比。
[% Interrupt Time] 是處理器在取樣區間中,花在接收及處理硬體插斷上的時間百分比。這個值是會產生插斷的裝置活動的間接指示器。裝置活動包含系統時鐘、滑鼠、磁碟驅動程式、資料通訊線路、網路介面卡及其他週邊裝置。當這些裝置完成工作或需要使用者介入時,會對處理器發出插斷。正常的執行緒執行會因為這些插斷而暫停。大多數的系統時鐘會每隔 10 毫秒插斷處理器。這個計數器會顯示取樣區間中的忙碌時間平均值。
●Windows虛擬記憶體最小值
Xp不能超過
2003不能超過
調整虛擬記憶體
我的電腦>右鍵>內容>進階>效能/設定/進階/變更。